
銀閣寺 位於洛東偏北方
為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仿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的金閣寺,而建立的東山殿山莊。
相較於金閣寺所表示出華麗的北山文化,銀閣寺則表現出肅穆而幽靜的東山文化。
銀閣寺原名慈照寺,原先是足利義政在應仁之亂後建立,擬為自身的隱居御所。
銀閣寺的書院建築形式,表到表現出一種脫俗的質感。
但是在當年的應仁之亂後,民生凋敝,但足利義政為了興建東山殿山莊,
強向京都百姓強徵重稅,並課以勞役。
當權者的風雅,往往建築在小人物的血汗上...
穿過一小段修整過的植栽高牆,就到了銀閣寺的入口了。
這圍牆又稱『銀閣寺垣』,為銀閣古來的圍牆遺址。
跟金閣寺相同,銀閣寺的門票也是像是一張平安符。
國寶 銀閣(觀音殿),銀閣寺為兩層樓建築 被錦鏡池所包圍,銀閣到影映在池上。
上層樓閣為唐樣建築風格的潮音閣,為方形3間的建築形式,主要供奉觀音菩薩.
下層心空殿,為混合住宅及佛寺的折衷建築空間,充當禪房.
雖名曰銀閣,但卻不像金閣以金箔妝點樓閣,一說是當時的財政無法負擔,這才做罷。
屋頂裝飾金鳳凰。
在銀閣前方的銀沙灘及向月台也是相當壯觀。銀沙灘為枯山水形式,表現出陰陽的概念,
平滑凹槽表現的為陰:月、女、冬天,而突起的砂痕則是代表陽:日、男、夏天
向月台則是一個尖桶狀的沙堆
在月夜,向月台能將月光映向銀閣,顯現的是另一種朦朧,婉約的禪意。
在向內走的另一側則是東求堂。
正面左面為佛殿,右側為足利義政的書房和茶室,稱作同仁齋
書齋北側的副書院和違棚是現在最古老的座敷裝飾風格的房間。
東求堂可謂是日本書院造和草庵茶室的發源,其地位不言而喻
一旁有個手水缽,不過遠看卻以為是垃圾桶...
好茶的根本是好水,附庸風雅的足利義政也是深闇此理,
這境內的泉水據說也是相當甘甜的名泉。
沿著小徑走向後方的小丘,能俯瞰整個銀閣寺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