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過錦市場的人 大概都能理解為什麼錦市場被稱做是『京都的廚房』。
錦市場位於錦天滿宮對面,有廟的地方就有市場,似乎是亞洲共通的特點。
錦天滿宮原先位於寺町,是被豐臣秀吉以都市規劃強制遷移的神域。
有趣的是,其實錦天滿宮的前身是神佛合一的佛寺,但在而後興起『神佛分離』趨勢下
佛祖被法國寺所接收,而剩下的神明則是成為現今錦天滿宮的眾神們。
被捲入了人類的鬥爭,連神明也得選邊站阿...(嘆氣)
政治歸政治,生活歸生活
無論如何,京都人可不會因為這樣而遺棄了位於錦天滿宮的名水『錦之水』
不時會看到有人拿瓶子來裝水...(在上圖右方,牛雕像後面。)
錦天滿宮供奉學問之神『菅原道真』主要保佑學問
不過位於錦市場,向來也是商家祈求商業繁盛的地方!
我還蠻喜歡這邊這隻投了錢,就會隨神樂搖頭晃腦,然後咬神簽給你的舞獅。
錦市場原本就是錦天滿宮的表參道,大概有百家的商家聚集的地方。
『新鮮魚貨 或是魚料理』
錦市場賣新鮮魚貨的,大概就兩三家,大多還是賣處理過後的魚料理。
不過,京都的鰻魚實在貴到很驚人,還是在台灣吃吧!(
話說 日本的鰻魚有一大半是台灣來的阿...
無論何時人都很多的章魚燒...
章魚的命運是很坎坷的,成不了『神算保羅』,就只能上桌了....
『我不是在成為神算的路上,就是在成佛的路上....』by章魚心之徘句
(你還是安息吧....)
『新鮮野菜』
說到京都野菜,就不得不說京都特產『茄子』
甚至 連下鴨神社 都以茄子造型來做土鈴。
『地酒酒鋪』 大多京都地酒都能在這邊買到。
很適合想買點酒回去當伴手禮的人。
這像是生釀啤酒桶的 倒出來的似乎是大吟釀?
『柿葉餅』 170YEN一個,其實味道普通,
並不會讓你感動到 背後出現出吹喇叭的小天使的....
『中央米穀店』 主要賣袋裝的米,不過也有賣些飯團。
在這邊買了個小飯團,裡面包的是『紫蘇漬』,酸酸的味道還蠻開胃的。
『丹波黑豆茶』,店鋪還蠻特別的。把一些製作的器具都擺出,很多遊客會跑進去參觀。
也有提供試喝,不過可惜大多人都只是來看熱鬧的阿...
『漬物』 奈良漬是種源自奈良的古法釀漬物,味道相當重。
看起來就像把野菜、瓜類整個塞進味增泥一樣。
說起來『在京都的奈良漬』算是含蓄的了,在奈良實際見識到正統『奈良漬』,
那種酸臭味就算隔條街都會飄進你的鼻子裡....
如果無法接受『奈良漬』,來還是來點『京漬野菜』吧!
京都算不上物產豐饒的地方,千百年來,京都人就用漬物的方式保存食物。
原先只是為保存食物的漬物,在千百年的演化下,口味已經是相當多元。
簡單的前菜漬物,在京都飲食文化的催化下,已轉變成相當精緻的小菜了。
(老闆!就算我只試吃不買,也不用這種臉阿....)
話說回頭,身處台灣真的該感恩,台灣的農夫真的很會種菜的!
到處都有提供試吃。
『烘烤仙貝』口味挺多,我選了海苔跟醬油的來嚐鮮。
熱呼呼的還挺好吃的....
『麩嘉 麩饅頭』
這家店看起來很樸實。 每次看到在店裡的,都像是出來採購的當地人。
而說實話,這家『麩嘉』確實是當地人的秘密名店
『麩嘉』有名的,是製作饅頭的井水『滋野』,是得自早期在當地建宅的公卿貴族。
如果是熟客,甚至會帶個桶子還是袋子來跟店家裝水回去泡茶,由這井水泡出的茶據說相當甘甜。
無論是『錦之水』或是麩嘉的『滋野』水,京都的好水的確是孕育出獨特的京都味覺。
我就輸在不會說日文,不然一定去裝熟,然後扛個水桶回去泡茶....